自1954年首例肾移植成功以来,器官移植成为近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医学领域之一。尤其是环孢霉素A得到广泛应用以后,器官移植的存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近年来,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使移植器官存活率进一步提高,器官移植的种类也逐渐扩大,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如长期存活率低、并发症多、缺乏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剂、费用昂贵等,其中关键是解决免疫相容问题。从中医药中寻求解决器官移植的有效方药和治疗方法,成了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
实验研究初显成果 中药的临床使用多是生药形式或粗制剂,其内含成分复杂,对人体的作用也是多层面、多靶点的。为揭示中药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机理,大多数实验都着眼于从中药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或作用这一角度来探讨中药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真菌类药物,在传统中药中一直作为补益药使用。一般认为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但许多研究者发现,冬虫夏草实际上具有免疫双向调节功能。管德林等在临床应用冬虫夏草有效的基础上,对其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大鼠异种肾移植为模型,用环孢霉素A为对照药物,发现冬虫夏草能延长移植大鼠的成活时间,少数能达到长期存活。若两药同用,则大鼠存活时间进一步增加。其结果表明,冬虫夏草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黄明明等的实验观察到,冬虫夏草能延长小鼠移植皮片或耳廓移植心肌存活时间,延长同种异体大鼠异位心脏移植存活期。文志向等以大鼠异种心脏移植为模型,仿效临床用药,也证明虫草菌丝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且无明显的肝肾毒性。张肖红等以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为基础,探讨虫草类中药免疫抑制作用机理,发现其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明显的抗排斥作用。认为其可能途径是通过抑制IL-2活性及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而发挥作用。 雷公藤多甙:雷公藤多甙是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出来的含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王荣有等以大鼠同位肺移植为模型,发现雷公藤多甙能延长大鼠移植存活时间,并认为抑制脾细胞T淋巴细胞转化和IL-2产生是其免疫抑制的可能作用机理之一。其不仅能抑制单一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在多器官联合移植中,也能使移植器官的稳性排斥反应得到明显抑制,但与树突状细胞单抗联用却使排斥反应加重。董志超等在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发现,雷公藤多甙与环孢霉素A联用比单用有更好的抗排斥作用,并未见明显毒副作用。陈凡等用纯种大鼠皮肤致敏模型造成超急性排斥模型,将移植心脏供体用雷公藤多甙预先腹腔注射进行免疫抑制,发现其能明显抑制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认为雷公藤多甙具有体液和细胞免疫抑制两方面作用。朱晓明等在犬肾移植模型实验研究中也发现,雷公藤多甙具有较好的抗排斥免疫抑制作用。 丹参:庄红明等在大鼠和兔移植模型上进行观察,发现肌注丹参注射液能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若与强的松联用,则能起到协同作用。王学等用同种异体游离心脏移植模型为观察对象,发现丹参注射液能使移植排斥反应减轻,可能是直接抑制免疫排斥反应所致。肖胜广等用咪唑和丹参分别与环孢霉素A联合对SD大鼠连续灌胃21天,并与环孢霉素A单用作对比。生化功能检查及病理切片发现,丹参对环孢霉素A长期或过量使用所致的肾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苦参碱:苦参碱是从苦参中提取的生物碱。秦泽莲等以纯系小鼠同种异体游离心肌移植模型为对象,发现苦参碱能延长移植心肌存活时间,并对受体小鼠B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而对T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研究者认为这种选择性抑制作用可能有利于避免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所带来的副作用。 中药复方:王天保等用纯系小鼠同种异体游离心肌移植模型为对象,观察了中药保胎方剂泰山磐石饮及预防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免疫1号方的作用。结果发现用两药灌胃后,能明显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但作用强度比地塞米松、硫唑嘌呤弱,未见明显副作用。西药组则明显影响受者的体重及一般状况。朱洪荫等以家兔同种肾移植为模型观察发现,将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与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应用,比单用西药更能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且毒副作用更少,并能减少西药用量。认为中西药联用有广阔前景。但王雪圃等观察到,将活血化瘀中药与环孢霉素A同用时,未能体现出协同作用,反而使环孢霉素A治疗作用维持时间缩短。这进一步说明,复方中药的作用是十分复杂的,在目前很难对其作用进行严格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