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肝移植术前、术中、术后 |
|
生命共享网(WWW.S0S8.CN)
2006年12月02日 |
肝移植术前 一、肝移植术前受体准备: 合适的供体一旦确定,立即通知受体入院。从入院到手术时间很短,术前准备要求高效率,以避免移植物冷缺血时间过长。移植手术前受体作如下准备: (1) 禁食水(不包括)。 (2) 测量身高、体重。 (3) 用备皮、清洁灌肠、消毒液洗澡。 (4) 置胃管、导尿管。 (5) 血液检查: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机制、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病毒全项、血氨和血乳酸等、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HBV DNA、HCV+RNA。怀疑肿瘤的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 (6) 血、尿、痰等体液细菌、真菌培养+药物敏感实验。 (7) 胸片、心电图和肝脏CT。 (8) 肝脏MRI血管重建,肝脏BUS检查。 (9) 肿瘤患者进行全身同位素骨扫描和肺部CT检查。 (10) 预备红细胞悬液2 000ml,新鲜冰冻血浆2 000ml,血小板计数小于70×109/L者准备新鲜分离血小板2U。 (11) 麻醉诱导前给予抗生素,供体植入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噻替哌等。
二、肝移植术前受体准备 Pittsburgh的术前评估表,可用来粗略预测肝移植术后病人的存活率。 附表:肝移植受体术前评估表 分数 表现 分数 表现 昏迷 6 术中为昏迷状态 腹水 2 难控制型 2 ⅢⅣ期昏迷 1 可控制型 1 间歇性意识不清 0 无 0 无肝性脑病 其他 2 胆红素300μmol/L 肌营养不良 2 重度肌营养不良 1 曲张静脉出血 1 轻度肌营养不良 1 胆管系统感染 0 无肌营养不良 1 自发性腹膜炎 既往手术史 2 多次胆管再建手术 2 年龄大于40岁 2 门腔静脉分流术 1 胆红素100μmol/L 1 每次开腹术 1 PT15 s 0 无 本表应用比分累计法,0-3分表示低危病人,如果等于或高于7分,意味着存在着比3分病人高1倍的危险性。单一的因素如术后出血等,与术后病人的存活率也明显相关。既往腹有手术史,特别是胆管手术史,将明显增加手术的难度。
肝移植手术 1,原位全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是指完整切取供体的肝脏及肝后下腔静脉,经过0~4℃的UW液灌洗、修整,然后保存。同时,完整切除受体的病肝及肝后下腔静脉,再将供肝移植到受体肝脏的解剖位置。需要作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吻合。 2,背驮式肝移植(piggy back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PBOLT)是指完整切取供体的肝脏及肝后下腔静脉,经过0~4℃的UW液灌洗、修整,然后保存。受体的病肝切除时保留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根部,植入供肝时闭死供肝肝下下腔静脉,将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的肝静脉跟部作端-端吻合,再依次作门静脉、肝动脉和胆道重建。 3,辟裂式肝移植(splitt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是指将一个完整的成人供体以手术的方式分割成两部分,并同时移植给两个不同的受体。 4,减体积肝移植(reduced-size liver transplantation,RLT)指将体积较大的供肝切除一部分,使其体积适合于受体的腹腔容积,再作原位肝移植。 5,活体肝移植(live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是指以健康成人作为供体的,将其一部分肝脏移植给受体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方式要求供体保留的肝脏体积不小于30%,而捐出的肝脏体积不小于受体标准体积(ESLM)的40%。
肝移植术后 1、肝移植术后的一般处理: 1.饮食:在胃肠功能未恢复前应禁食,只有少量药物如晓悉等可经胃管管饲,一旦 胃肠功能恢复应尽早进食。 2.体位:术后早期一般以平卧位为主。护理时动作要轻柔。意识清醒鼓励早期活动 ,体位改变时,需注意中心静脉压等情况的变化。 3.吸氧: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给予鼻导管吸氧至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4.各种引流管的处理: (1)胃管:在应用胃管期间,定时抽吸、冲洗,并可经胃管注入一些治疗药物,一旦 肛门排气及排便即可拔除。 (2)尿管:保留期间定期生 |
|
|
|
|